摸爬滚打20年,看破了太多所谓现实
编者注:作者是宝家的首席产品官,本文原来发在内部群里,引起很大反响。 发现字里行间也透露着宝家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于是分享出来,或让更多的人了解宝家的一些独特之处,又或者让更多的年轻人看一看真实世界的南墙。 有加入宝家、回乡建房想法的人,可添加VX:baojia13520,或关注微信公众号“生活建造家”
01 昨天我在宝家某部门的群里发了飚,用“花拳绣腿”四个字狠狠怼了该部门主管。这本不是我分管的部门,按理说我不该这么激动,尤其在人员规模扩大、中层队伍管理权限正在建立的当下,越权干预部门工作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宝家企业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会发挥作用,并不需要我越级干预。 所以我发飙后一直在反思,我也算是见惯风浪的人,为啥对着一个日常的事情也这么激动?直到今天早上才想明白了,我痛恨的不是这件事,而是正在被眼花缭乱的招式耽误的这个人。 客观的说,宝家很挑剔,坚持用高薪、高淘汰的方法招高手,只聘用有特长的人。剩者皆为王,能呆在这里的都堪称是身怀绝技的神队友。而我所“痛恨”的这个人,其实聪明、有激情、有特长。尤其摄影水平很高,专业造诣堪称非凡。宝家的很多美图,都是他用手机随意一拍,然后大家争相转发。 这是一位不到2个月就能让大家侧目关注的新人,自己还能主动的培训后来的新人,并且还做得有模有样,所以入职才4个月就被提升了管理岗位,大家都寄予厚望。 但是他和20年多前的我很像,热情、聪明但是浮于表面,招式多,偏偏业绩不硬。我不希望他也用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买到教训。 02 有一次和几位同事吃饭,大家聊起他的摄影特长,我说到其实我大学时摄影水平也不错,在系里的摄影协会是骨干,得过一些奖,几件作品还被作为范例上了《建筑摄影》的大学教材,但是现在我不再弄摄影了,已经退化了,拍不出好照片了。 热闹的酒桌上,大家没关注后面更重点的半句话,只纷纷说不相信我以前的战绩,要我回家去拿出以前的业绩证据。其实,我想表达的重点是我后来主动放弃了摄影,其中有深意。可惜,说者有心,听者无意。虽然气氛热烈,但一股对牛弹琴的悲怆和孤独涌上心头。
我毕业后也一度很爱好摄影,相机、脚架、反光板不离身。记得有一次因为不满房东的作为,拿着尼康D90去拍证据,结果被房东发现一把抢下摔水泥地上了。后来闹到派出所,房东看到被损坏相机的发票金额都够判刑,才知道祸闯大了。经过调解,房东赔了我一台新相机的钱,我于是又去换买了一台佳能5D。个人感觉成像品质上同价位的佳能还是比尼康好。 摄影是一个关注表象到极致的专业领域,构图、色彩、神态、景深,甚至机器本身的性能特点,每个方面都够你琢磨的。非常消耗精力。但是干任何事,只要着迷,就容易出成绩,摄影也不例外。 但是,只要着迷,就意味着你对自己精力的分配已经下意识的做了选择,减少甚至放弃了其他方面。我们的成功,归根究底是精力分配策略的成功。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表象和内核是一对矛盾,而表象天生极具迷惑性。人的每天有效精力固定只有8-10小时(不要相信那些成功人士长期睡觉少的神话,要相信科学规律)。大家的智商也不会有本质的差别。我们之间唯一的差别是我们聚焦什么、坚持什么。 如果我每天8小时坚持只做一件事情,1-2年就自然成了专家,全力以赴烧开了这锅水。你可能比我精力旺盛一点,每天有10个小时的聚焦能力,但每天做两件事情,在单件事情上分配5小时。同时你比我智力还高一些,你的5小时就相当于我的6小时。但是,一锅水每天烧6小时水和每天烧8小时的差别是,前者就每天只能烧到90度,长期平静,后者很快就烧开翻滚了。很多相对笨的人能够比聪明的人更成功,关键差别就是注意力是否能集中、集中在何处。 着迷于表象,就必然导致研究内在的精力不足,而这对成长中亟待摸清世界、社会和自身的运行规律的年轻人来说,往往是致命的。 善建者不拔,善拔者不建。两种选择就是两种人生,并不能兼容。 所以我认为,摄影界常常自嘲说的“单反毁一生”,并不是因为单反的全套设备太花钱,而是因为单反用他的精美成像锁死了你的思维深度,自然就看不见更深的东西了,人的注意力无法聚焦到本质上。 和单反泡在一起常常精美至死,和美人泡在一起常常温柔至死。温水煮青蛙,常人难以逃脱。 03 生活中不止是摄影,还有其他很多也是停留表象的事务。经过40年人生磨砺,我对表象已经习惯性警觉,甚至是过敏的,生怕自己的思维深入不下去,被表象所耽误,不假思索的就走上了自己并不希望的人生道路。所以每当看到明明是聪明人的好苗子眼看要被耽误,就越发激动一些。注意力所在,一往而情深。 还有一个类似的案例。 曾经有个新员工到公司后给自己取个花名,叫韩寒。这触发了我的敏感神经,并引发一段故事。 我对韩寒的第一次熟悉,是来一本叫做《青年》的杂志,具体哪一期不记得了。那期的人物专栏有两篇专访,一篇是对我的采访,写全国最早的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历程,另一篇写少年作家韩寒。我仔细读了韩寒的那篇专访,觉得多有不实,于是就对这人多了一丝轻蔑。几年后,方舟子打假揭露韩寒的成名作是由其身为职业作家的爸爸代笔主导的,并举了不少硬证据和较严谨的逻辑推理,这就更加深了我的判断:韩寒只是挂着作家头衔的娱乐圈伶人。 正是因为韩寒这个印象深刻的名字,我就特别留意这个员工,几次接触后发现他果然很像韩寒:不仅长得帅气,而且才情丰富、思路活跃开阔,脑洞惊奇,但是善于取巧走捷径,缺乏边界意识。于是,我不再准他多谈宏大市场构想,而专门交办做《乡村住宅行业调研》这样的扎实工作。我不听想法,只看成果,要求成果中每个重要结论都需要数据和逻辑支撑。这种调研文章并不是写完发表就算完成了,而是要能真实支持企业决策的,含金量高,很耗精力,也很需要功底。 我和CEO打赌他最终做不出来,但CEO的看法不一样,还和我赌了500元,果然我不久就赢了赌约。小伙子在接下具体任务并坚持20天多后,就扛不住主动离职了。离职时他和人力感叹:“是我自己不该把事情说得太大了,结果没想到最后变成都要自己去落实。最终搞不出来,害了自己。” 这话很对,空气对人不可或缺,但人不能只靠呼吸空气而不吃饭就活下去,世上没有一飞冲天、一蹴而就的事情,空谈误人,扰乱了日常修为。我们只有一步一个台阶,排除瓶颈,找到规律,从积累小规律到领悟更大规律,每天活在当下,积小胜为大胜,步步为赢。历史从来只有从胜利才能走向胜利,从来不是从意淫走向胜利。 如果我们每天都展开思维的翅膀,喜欢清谈宏大远景,忽略小的关键实证,忽略自身执行力的磨砺,最后必被其害,空泛一生。可惜这话年轻人多不重视。这个小伙子就是被自己引以为豪的思路和弱得离谱的执行力之间的剪刀差,给活活卡死,动弹不得。过来人一眼可以看到结局,可惜,更可叹。 古话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就是这个道理。 04 在某次宝家的年会上,我总结过“三高三低三优先”的底层经营逻辑,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提升品质优先于降低价格”。价格降低是表象的、直观的工作,品质提升则是一个持续爬坡的内在修炼过程,虽然难,但更可持续发展。我们核心团队还一直坚持过做企业“宣传永远要小于或等于产品实力”,只有先有了产品实力的持续提升才有资格谈服务、谈口碑、谈传播、谈利润。 我们也一直是这样坚持做了几年,才在以前几乎所有人都说“这事不可能做成”的蛮荒领域里终于闯出了一条有希望的路。这一直也是我们引以为豪和自信的地方。所以,每当很多人夸奖说宝家做营销很厉害的时候,我的那股“知音少”的悲怆和孤独,又喷涌上心头,一脸默然。原来,整个社会都是通过表象直接得出结论的,并不愿深究,极少例外。 南墙碰多了,人就会反思。原来我依旧还是太年轻了,其实完全不必如此悲怆。山不转水转。锁定这个问题(真相),然后多换几个视角往往就会理解,就会豁然开朗。既然“江湖永远热衷于表象”是我们必须面对,也可以利用的现实环境。那就面对吧,既然是真相,能看清就好,能顺应就好,能化解更好。 正确的问题是牛鼻子,一解则百通,但正确的问题往往很尖锐,看起来很难解决。所以很多人喜欢习惯性的绕过去,找替代的问题。 我的经验是,锁定正确的问题往往比找到正确的答案更重要。正确的问题往往只有一个,只要锁定正确的问题,其实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但如何找到正确的答案反倒不难,而且正确的答案往往不止一个。所谓通透的人,不过是锁定正确的问题并各种坚持、各种求援后,总是能感受到那种“就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的人。但可惜的是,大多数人不习惯推敲这个问题的价值,做不到咬定青山不放松,只要看到难做就默默拐弯做了很多相关的事情,把能做的事情先都尽力做了,最后得到一个“反正也我尽力了”的自我安慰。这种行为模式下,当然找不到有效答案,更得不出硬的业绩了。 正如《快与慢》中提出的,人总归是受本能控制的动物。我们的大脑有两种思维,其中基于动物本能的快思维是日常决策的主导,抄近路的思维惯性,“快决策”构成了当前人类社会的主流。真正习惯性用慢思维去指导自己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人,是极少数。 当我们发现“江湖永远热衷于表象”这一真相,这是人类的天性,并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那我们该做的不是郁闷抱怨,而是主动锻炼自己,不断减少快思维对决策的影响,持之以恒磨砺自己,透过现象深究本质,习惯于多用慢思维去探究各种客观的规律,逐步锻炼出对客观规律的熟练运用能力,破相、知相,最终用相,而不是被相所束,目盲。这样做虽然不易,但是长期坚持可有大效。 慢慢来,比较快。 人啊,要从群众中脱离出来。坚持自己不做沉沦的淤泥,而是去了解和吸收淤泥的价值。 我们一生要做的,是一朵半开的莲花,让淤泥能成就你,和淤泥共生态,和环境共繁荣。
滕云 2019年9月20日 于深圳湾 查看更多...li8i9ue |